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报讯(记者 袁艺 陶赟婷 蔡清)昨天中午,高考语文科目结束,今年的作文题目怎么理解?作为参照,今年高考作文对高一高二学生有什么启发?记者特邀两位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闵文和孙晋诺进行了点评。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闵文有半个世纪语文教学经验,他分析道,今年的作文难度中等,不怪,大家都有话可说。这个作文题实际上是让大家谈谈科学技术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学生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希望学生认真思考,当下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它能否真正替代人脑?
闵文老师的答案是电脑不能代替人脑,人工智能只是工具,是自然科学,不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如何认识人工智能。他认为,训练人的思维很重要,机器人能写诗,那是文字游戏,没有情感和温度。作为社会人,人文这一块,科学不能替代。
闵文认为,这次作文的立意在于让孩子们明白,不要一切都依靠人工智能,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筋。
“以写作文为例,靠电脑公式写出来的是工业产品。大家要能感悟生活才能写出好作文。现代技术无论怎么发达,都替代不了生活。这个题目的指导思想就是这个。”闵文说。
关于作文题材,闵文认为它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多数同学会写议论文,和记app官网写记叙文必须出奇制胜,难度在于要有深度。
与闵文的看法类似,孙晋诺认为题眼也在“人工智能”“问题”“答案”几个关键词上,体现的是科技与人文发展的关系,要求考生对当下的热点话题有思考,且思考有深度。
“高考语文作文考察的不外乎这三种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孙晋诺说,若想作文出彩,要花大功夫在阅读上,而不是靠题海战术。
第一,读经典著作,尤其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推荐的读物,集中精力读几本,哪怕是精读一本。这些经典著作有思维含量和认知观,有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语文逻辑。
第二,读文学作品,感知生活,充盈心灵。好的文学作品往往给人启发,优美的语言、整齐的段落结构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
第三,读报纸,关心了解当下时事和生活。报纸上的文章结构严谨、语言表达规范,特别是报纸文稿主题和当下紧密相连,这正是新课标的引导方向。孙晋诺举例,比如,报纸上会频繁介绍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问题,也会采访到权威的专家,考生如果经常阅读,不仅拓宽思维面,也能从中与专家对话,提升思考的深度。尤其不建议网络上的碎片化、娱乐化阅读。
另外对当下时事和生活的感知,不局限在阅读,走出去实践也是阅读的必要补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上海高中生写下断绝父子关系的长信!“他们离婚约定房子给我,爸爸却反悔了...”
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回应重启香港IPO,估值超700亿,亚洲保险市场景气度较高
报告认为“Apple Intelligence”是下一代苹果硬件和服务的核心
㊹|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西南医科大学龙舟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