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浙江省语文高考回归全国卷的第二年,最热门话题无疑是作文考题。《温州日报》第七年推出“我来写高考作文”策划活动,邀请瑞安中学高二学子同题写作,呈现“原生态”高中作文风貌,以飨读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的景色越壮阔。”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如是说。在这个消费主义语境下的信息时代,人们享受着互联网上短平快的感官刺激,安逸于人工智能随时随地的便捷解答,仿佛来到不再有任何问题的美丽新世界,却未料到可能正在由时代的高峰走向低谷。
今时今日,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正如人类文明的一盒火柴:不用是愚蠢的,滥用是危险的。
答案的增加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减少,更不是思考的减少。所谓答案,也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尝试。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当人工智能用数学推理来给出问题的解答,我们何妨用创造性的思想、新的角度,从旧的问题出发,提出新的问题。事实上,当人们在创造人工智能时,也更加深入地研究探索了人类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而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也因此不断提升。正是这些不断提出的问题,推动了科学真正的进步。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疴瘵,问题也永远不会结束。当古斯塔夫·勒庞发现人的同质化,刘擎见到现代人心灵的无家可归,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我们就会发现,科技从来无法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浮士德》一书中提及:“人力所能及的最高事物乃是惊异。”理论是灰色的,而思考之树常青,正因问题常有,人才常在思考。翻开历史的卷帙,二战后遭受鄙夷的大和民族,在川端康成“敏锐而细密的感性思维与惯有的细腻文字”下才重新向世界展现独特的物哀、侘寂与幽玄之美。解决问题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类。
高速发展的科技并不一定带来精神文明衰退的灰暗前景,因此我们仍能持科技之镐,登文明之峰,以此来改造。正像严复墓志铭上刻着“惟适之安”,我们需要不断适应并掌握时代的科技,来创造改良前景,提出新的问题,推动文明进步。高新科技是物质文明的提纯,而我们能做出精神文明的选择。
“太阳自然是终究要沉落,醒着的只是我新的追求,我赶去啜饮永恒的光辉,身后黑夜,身前白昼,头上青天,脚底洪流。”歌德如此挥挥扬扬地写下。作为“烨烨如扶桑”的华彩青年,我们不能为井喷式的互联网信息所恫吓,不为便捷的人工智能所困踬,要勇于提出新的疑问,不断追求新的问题,于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如尼采一般为自身的不可穷竭兴欢起舞。
当今时代,互联网普及,人工智能应用,万千资讯被整合为一个整体,使人们可以在瞬时内一键搜索到问题的答案,问题仿佛将会在这大数据的时代逐步减少直至消失——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依己之见,世间存在那永续之问等待着我们去思索,去寻觅,去回答。
诚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了许多人类历史上遗留问题——万户登月的梦想已不再是一个笑话,海底两万里的奇思妙想也不再仅存于科幻;于普通民众而言,网络更是因其便捷与信息海量而成为日常解决疑问的重要方式。但是,当我们满足于AI生成的一段段机械的文字时,我们是否真正思考过文字之间的联系?是否真正理解了答案背后的意义?村上春树认为,只有思考是人类可以作为支撑的东西——倘若失去思想的船舵,船便迷失了方向,我们将永远得不到问题的答案。
另一方面,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新的问题纷至沓来。核污染,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在眉睫。更有诸多人受着“问题”的煎熬:美洲大陆上,和乐的印第安人因欧洲人的船坚炮利而流离失所;《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里,原本天真的查理为着自己突增的智力愁苦不已;《奥本海默》里,伟大的物理学家望着绽放的蘑菇云一言不发……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当真是美好的曙光?亦或者在发展人工智能之外,我们有更多的问题要去寻觅?答案不言而喻。历史确是一个滚滚向前的车轮,前进道路上必须辗碎一切问题,但历史又如何能有一个看的见的尽头——“出发时我们带着期望,结果发现问题变成了更多的问题”,《萌芽》上的一位作者如是写道。但诚如安徒生所言:“人文事业就像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历史正是在永续之问中螺旋式地前进、上升着。
而之于我们个体而言,我们有必要认识到,生命中固有许多问题乃是人工智能所不能解决的。加缪曾论证过人的伟大,我们都携带着“自己的宇宙”,“照亮一个排他性的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做到无懈可击、无问所求——我们当共情于赤壁之下“哀吾生之须臾”的悲怆的问、兰亭之中“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的怅然的问、滕王阁上“宁移白首之心”的慨然的问……海德格尔说,人生存的有限性与限定性比人本身更为重要——问题的存在恰印证着人的存在,即便百年之后,我们亦因那永续之问而长存世间。
蓦然回首,我们还依稀窥见某个兰草香服的身影立于青山之巅不断发出那声嘶力竭的叩天之问。揆诸当下,立于纷纷扰扰的信息时代的潮头,深谙问题永不会减少,我们亦有十足的信念去回答我们的永续之问。
钱钟书之言如黄钟大吕:“大抵学问是荒江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在这样一个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这句话又折射出特殊的警醒意义。万头攒动人声鼎沸中,纷乱冗杂的信息蒙蔽了我们的视野,对结果的渴望掩盖了对问题的思考。我们酣睡于答案织就的蛛网上,不知死期将至。而“素心”是捅破这铁屋子的不二和记官网法宝,使我们耳聪目明,怀揣着无穷深邃的问题,行稳致远。
互联网拓宽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我们的认知。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通过“应有尽有”全部呈现和一问一答信息交互的方式给出貌似正确的答案。前者尚且需要你耐心甄别筛选,后者却似乎是毋庸置疑的正确答案了。答案近在咫尺,得来全不费工夫。人们从容解决着问题,傲慢地认为问题将不断减少直至消失。然私以为,此类有着现成答案的问题,均是“经验性问题”,例如“如何使用excel”,将湮没于历史长河,而随着物质生活的充裕而蓬勃发展的“开拓性问题”和“哲学性问题”将会指数爆炸式增长。
“经验性问题”的减少可视作互联网发展的福泽。原先几乎不可逾越的技术问题大多可在互联网上找到答案,节省了苦苦摸索的时间成本,增加了工作生活中的经验砝码。这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同时也孕育出更多烫手山芋般的“开拓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上亿农民工进城打工,应当怎样维护和调整现行管理体系以提供切实的社会保障?全球经济下行,要怎样顶住压力深化改革谋求共同富裕?诸多问题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只能一步走,四边看,心怀“素心”卯足劲,拓荒换出新天地。亦是在拓荒过程中,我们深化了对人与世界的认识,萌生出更多“哲学性问题”。
三种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统一于人思维的成熟发展之中。倘若忽视“经验性问题”而依赖于互联网、计算机,习惯于轻而易举获得答案,便会陷入思维惰性的迷障,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动给通往开拓性和哲学性问题的大门上了锁。对“开拓性问题”抽丝剥茧的分析解决丰富更新着“经验性问题”的答案,“哲学性问题”则高屋建瓴地指导着人们对于前面两种问题的思考。我们应怀“素心”,躬身解决问题,以“经验性问题”为磨刀石,用尖锐的刀刃解剖开拓性、哲学性问题,方能做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不因眼前问题的解决而心躁,而因还存在的问题而心定,是为素心。应以“素心”向问题,躬身撷得答案之果。
比尔·盖茨曾言:“互联网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使得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网络的便捷是否会助长人的思维惰性,扼杀人类的好奇心?“唾手可得”是否会使问题越来越少而磨灭我们求索的热情?
乔斯·波西尔曾说:“问题不仅仅是寻求答案的工具,它们更是思想的方向标。”一个人的问题的形态与内容的形成与其思想性格密不可分,问题是思维的产物,是人格的外在体现。一个人能否提出问题,提出怎样的、多少的问题,更多取决于向外的求知欲和思维的敏捷性。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只是一面镜子。就像最近ChatGPT的情感交互功能,AI固然没有情感,但是其程序可以通过大数据算法和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模拟人的情感,提供情绪价值。不同用户“塑造”的AI各不相同,即使写入相同的代码,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差之千里,其主要原因在于每个人与AI的交互方式不同。很大程度上,“你是怎样的人,你希望AI怎样”就决定了最后人工智能的样貌。从AI中能获得什么,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意志,即你投入什么和期望获得什么。这是一种双向的匹配,是一个交互调节系统下的共同建构。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庞大的数据库和强大的检索分析能力,对于一个本就缺乏自主思考和好奇心的人,也只是自行车之于鱼的关系。像苏格拉底说的,“问题是思维的引擎,答案是其燃料”。网络是柴火,而点燃它,需要人思维碰撞的火花。
问题的产生是由内在的思维方式决定的,那信息的快速获得会不会消磨人类思考问题的耐心和分析问题寻根探源的能力,从而使人类的问题不断减少呢?我的答案仍然是否定的。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回答基于已有数据和算法,对于创新性、创造性的问题,仍然需要人类的智慧和灵感。例如,艺术创作、哲学思考等领域,仍然需要人类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并且,人工智能在解答问题时,可能会因为数据偏差或算法缺陷,给出不准确或片面的答案。即使AI快速供上精美的答案,我们仍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对答案进行审慎评估。客观上,我们无法因为答案的快速获得,而完全不动用自己的思维去推理与检验。另一方面,AI算法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它能短时间提供众多信息,但还有待于上升为“知识”与“智慧”,这过程中无法跳过人类自主的实践和思考消化吸收的步骤。就算我们描述的需求再详细也难以完整再现复杂的动态的现实,我们得到的信息必然需要经过人类的再加工才能与现实相适配。
“我们所问的问题反映了我们内心的渴望和困惑。”弗朗西斯·培根如是说。思维不停歇,新的问题就会源源不断涌现;我们内心的渴望和困惑存在,我们就会有向外求知的需求。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便捷的检索方式,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解决一个就少一个。问题的解决带来思维的升级,而思维的升级必将催生出更多的好奇与疑问。人类社会也就是在这样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这将是过度发达的互联网的时代,人工智能试图解答人类的所有问题。而当人类彻底把所有问题抛给它,这世界或将变成另一番模样。而你,你们,准备好了吗?”世界在逼问我。
“ChatGPT,帮我写一篇论文,回答XX问题”“你觉得这个领域会有什么新突破”“帮我设计一件班服”……大大小小,零零总总,我们的生活早已被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渗透。形形的问题被它们轻而易举地解答,不必上下求索,无需兀兀穷年。
当我们被轻易获得答案的喜悦包裹,却不曾发现生命的分量渐渐减轻。人工智能为我们减去了中间九曲十八弯的繁复,可是答案的意义本就由这一步步的探索创造。没有了过程的答案便失去了质量,随时会从脑海中飘走,留不下一点印迹。过度信赖人工智能,只会一步步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带来问题的缺失。这缺失的背后,是我们的淡漠,对自我、对这个世界的漠不关心;亦是我们的放弃,放弃生而为人的权利——在探索问题中“进化”。
“援疑质理”,是古今学者一脉相承的治学之道。一部《论语》流传至今,人人称颂,为何?无非思而后有疑,疑而后求索,惑解而后身践之。“问题”看似平凡普通,却无处不在,引导着学习的过程,磨砺着学者的心志,一个问题的提出,凝结着千万遍的思索,而也许这一个问题便能延伸出一个时代的脉络。一个问题的解答,承载着九千九百九十九步的探索与实践,而这样的解答会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面貌。曾几何时,面对“如何救国于水火”的时代之问,“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书生意气,是知识分子给出的解答;“新中国”是矢志不渝的员,在风雨兼程,筚路蓝缕中给出的答案。不论世界在如何日新月异地运转,有一点亘古不变——我们的责任是亲口提出问题,亲手解答问题。所以我们的问题永远不应越来越少。方如此,我们才能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中成长,时代才能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中“进化”。
我们的问题,不仅不应变少,更不会变少。因为总有一些问题,是发达的互联网及人工智能也解决不了的。就如,那个最沉重的话题:生死。也许AI可以“复活”逝者,但那不过是一个替代品。我们或许能从中获取短暂的慰藉,却依然无法坦然面对生死。有些答案,我们只有在人世摸爬滚打过一遭后,才会真正懂得其中分量。无论AI给出多么精妙绝伦的答案,也只会轻如鸿毛。因此,有些问题,只有自己的心才可给出答案,才可自渡,其余人皆无可奈何。当我们把自己渡过心中的迷津,抵达彼岸,生命的荣光才会真正显现。这一切是那个乘风雪登泰山天门的书生告诉我的。除夕霜雪中的日出,是他生命的一场宣誓,自此,拂去一切尘埃,只余一颗灼灼璀璨的心及满身遮掩不住的风华。
我,将永远走在发问的路上,躬自探索,寻求自己的答案。这是我对时代的承诺,也是我生命的荣光。
机器人能不能代替人类工作?人类的问题会不会越来越少?随着ChatGPT与Midjoureny等一系列实用型人工智能进入大众视野,这样的追问也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这类问题,本质上反映了对科技发展的一种过度期待与信赖。私以为,人类的问题不会越来越少,而理性利用科技,在问题中促进自身发展,才是对人类、问题、科技三者关系的理性认知。
“人类在发问中进步,时代在矛盾中发展。”马克思早有这样的理性认知。人类的问题从来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常量,而是像一块吸水的海绵,挤出一些问题后又总有新的问题涌来。我们很少再过问如何钻木取火,却会疑惑于新式打火机的用法,这正是旧问题消亡与新问题产生的鲜明例子。科技无论怎样进步,文化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可能有一天能让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固然能够高效地解决许多旧问题,却也必然带来许多它们自己也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就像是“人类的问题会不会越来越少”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样。
或许有人说,即使新问题一时无法得到解决,也总有一天会变成旧问题而得到化解。如此从更高的维度看,人类大可以等时间让科技工具给出答案,“属于人类的问题”便少了很多。诚然,目前以大数据计算和深度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足以解决很多疑难,但总有一些问题不是通过机械的逻辑推理和冰冷的数据计算就能得到答案。马克思将人的认识分为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类似的人类的问题也可以分为科学逻辑问题与社会文化问题,机器人无论如何模仿理性逻辑,无论如何深度学习,只要它尚不具备人类一样的情感与思考能力,它就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的问题——连人类自己千百年来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苏格拉底的哲学三问贯穿千年历史终无标准答案。“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破坏。”战争与和平问题千年来从未真正得到解决。“科学是复杂的,人心恐怕比科学更复杂得多。”电影《奥本海默》里的这句独白告诉我们,有关人类社会文化上的问题,科学技术能做的或许极其有限。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大胆推断,人类的问题永远不会因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少。幸运的是,这并不是一个坏消息。问题的存在和解决既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进步繁荣重要动力。正是在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我们的勇气得到激发,我们的思维得到训练,因而我们的灵魂才能有厚度,生命才能有温度。而伴随着科技发展出现的工具,它们的意义从来只在于辅助我们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而非替代我们解决问题。如若丧失了使用它们的理性态度,形成了过度依赖,那么人的价值与尊严又当从何体现?
希望问题越来越少本身是人类的合理追求,然而一旦将其希望全盘寄托于科技而拒绝人类自己的思考,便成了盲目的期待与真正严重问题的开端。以科技为辅,在问题中促进自身发展,才该是我们对待科技与问题的合理态度。
当竹节相碰迸出火花,当春秋嬗变荡漾渌水。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给予我们发问的权利和寻解的便利,探索者和先驱的智慧,物转星移的历史轨迹,深奥瑰丽的天文地理,于光驱驶动的那一瞬在屏幕上呈现无数种完美的答案。
发问——搜索——答案,既然已,人类的问题似乎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加速日异解决。然吾观之,我们的问题并不会减少。
其一,人类自身对问题的探索具有无限深度和广度。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曾提出:当人类被剥夺了反思与沉痛的思考后,他们所剩无几。人类自身,便有向着问题边界无限扩大的勇气和力量。伽利略不陷于当时已然为“标准”的亚里士多德之说,孤身一人抛出问题。在大明王朝看似光鲜亮丽的浮华下,张居正喟然叹问,实行新政,救亡图存。先人对“完美答案”的否定,展先我们人性当中最固执最顽强的一面,给予后辈提出问题、按图索骥的决心。在当今科技之洪流背景下,纵然已有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描绘的万千答案,我们对探寻真理和未知的赤子之心,对权威和“答案”的辩证眼光,驱使我们去追寻、打破、重塑和熔铸新的问题。于是一个个问题腾空而起,于是人类的文明生生不息。
其二,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亦将激发人类对问题的发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基于强大的数据和资料库,那么这些数据和资料从何处来?是人类,前人打破一个又一个无解的命题,创造出已有的知识,于是科技有了依托,“答案”有了来源。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千万年前仓颉造字,奠定中华文明之源;代际相传,当士大夫的知识如遗产般赓续,《四库全书》的整合方成华章。当今时代亦如此,若无知识和智慧的探索,又何成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答案”?由是观之,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亦将驱动我们探索新知,发掘问题,在这沧海桑田耕耘不辍,在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前夜,我们要乐观对待,也要秉烛忧思”。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提供的完美“答案”点燃了人类的喜悦、焦虑和忧患之烛,也必将点燃发问、突破和创新之炬。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并非坚固的钉子,将我们镌刻于答案的坐标点上。回望柯洁之言:“人类的新智慧以某种形式战胜了古老智慧,这其实是人类的又一次自我超越。”请相信,我们定将于既定的答案发问,于问题之上超越。
古人仰望苍穹,见天文异象而生发无数感慨疑问;或矗立港湾,向大洋彼岸抛出无数问号。正是这些无穷无尽的问题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并在疑问与思考中找到生命为之存在的激情。于是人类认知的边界不断向前,世界的未知亦相对狭小。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亦使我们更加容易地获得问题的答案。但这是否会意味着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
研究确实表明,现代人的问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诚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渐趋于完善,日常生活中不理解的事物变少,稍有困惑时我们就能在发达的互联网上迅速找到答案,矛盾解决了,问题亦不复存在。虽说科技的边沿仍在向无限的未知发起冲击,哲人说“知道的越多才发现自己越一无所知”,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的个体而言,何必为此劳神苦思,除了运用新科技时可能产生疑问,人们对世界客观存在的问题确实是越来越少了。
因而问题变少并非我们需要过于焦虑的,需要担心的只是发问意识的丧失和自身面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弱化。如果你对科技盲信盲从,在过于简化的得到答案的途径中丧失了思考思辨的能力,使自我意识如薄纸般浅白轻盈,那只会活成别里科夫般循规蹈矩害怕一切变数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会在信息茧房中作茧自缚,会变成看不到世界之大的井底之蛙,会成为鲁迅笔下昏昏欲睡的愚氓。
而同时我要指出,有一类问题永远不会减少,那便是不同代际的人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经历相似的迷惘,生发出的对生命的叩问,对价值的追寻。
这类问题,也许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也能给出答案,但那都只是参。这一问题,没有人能代替你回答,你需要穷尽一生去感悟。它没有标准答案,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回答,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体亦有不同的选择,同一个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亦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我们始终需要这些问题去驱使我们寻找答案,在追问与顿悟中感悟生活,感激生命。
向外问,追问这个世界之大,我们的问题越问越少,认知水平愈来愈高。向内问,叩问自己的内心,问题或多或少,回答愈发深邃,生命亦愈加厚重。无论科技怎样发展,我们始终不能失去发问与思考的能力。只是比起古人,我们的问题更多承载的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而是指向抽象的本质——科技与人道、人生与价值等等,在问与思中致知,致生命之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快要吃不起了...”很多上海人也在吐槽!两个月价格翻两倍?之前还是跳水价...
俄媒公布画面:乌军第22独立机械化旅24名士兵在库尔斯克地区向俄军投降
推荐在孩子15岁之前给他看这套《漫画版变通》,因为读了《漫画版变通》的孩子会比同龄人更加的聪明!
推荐在孩子15岁之前给他看这套《漫画版变通》,因为读了《漫画版变通》的孩子会比同龄人更加的聪明!
TTS新传论文带读:这篇论文的作者看了8年“精神小伙”直播(牛啊...
副局长接受老板宴请并饮酒,餐后又接受唱歌娱乐活动,被降级!局长被诫勉!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九部的检察官》;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iPhone SE4和iPhone16 Pro:物料均泄露,苹果手机迎来双喜!
iPhone16 Pro Max再次被确认:配色已清晰,配置也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