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年,有种南方水果创下了销售奇迹。五年时间,从最低不到0.3元的收购价,涨到最高超过3元钱,这个创造销售奇迹的水果,就是产自广东湛江的徐闻菠萝。作为中国菠萝之乡,徐闻县种出了全国三分之一的菠萝。作为岭南佳果上市的“排头兵”,眼下,徐闻菠萝即将大规模上市,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户正在积极备战。
受气候、光照、土地肥力、种植方式等因素影响,有一部分菠萝只能长成4至9两的小果,虽然在口感上和常规菠萝并无差异,但在过去并不受采购商青睐,只能烂在地里,造成巨大的浪费。
改变这一现象的,是近几年在徐闻陆续出现的一批菠萝鲜切加工企业,他们专门收购菠萝小果。小菠萝进厂后,成为冷藏保存的鲜切果。企业再通过冷链运输,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及外省市场。
李太极的加工厂建成于2020年,去年的鲜切菠萝销量达310多万斤。为了应对三月份即将到来的订单高峰,眼下正在扩大用工。
薛俊男是一家生鲜连锁品牌供应链总经理,眼看徐闻菠萝大规模上市在即,他来到企业,除了例行检查生产车间、把关供货品质,还带来了今年的采购计划。
某生鲜连锁供应链总经理薛俊男:这是非常符合“懒人经济”的一个新兴的消费产业,仅仅在我们平台,去年单单一款鲜果菠萝的销量,就在1300万元左右。今年我们也是希望多端发力,带来20%到30%的增长。这是非常符合“懒人经济”的一个新兴的消费产业,仅仅在我们平台,去年单单一款鲜果菠萝的销量,就在1300万元左右。今年我们也是希望多端发力,带来20%到30%的增长。
徐闻菠萝是每年岭南佳果上市的“排头兵”,它的销售直接关乎徐闻县15万菠萝果农一年的生计。当企业全力备战菠萝丰收季的时候,徐闻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杨帆帆也正在忙着考察酒店。从2020年开始,政府牵头成立了采购商联盟,并为外来采购商免费提供酒店住宿,共投入100万元左右。
徐闻县是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中国每10个菠萝,就有3个产自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这里产出的菠萝果大、汁多、肉脆、味甜、香烈,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徐闻县东部的曲界镇,是徐闻菠萝产量最大的乡镇,菠萝种植面积高达13万亩,年产量达26万吨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菠萝的海”。虽然3—5月才是徐闻菠萝上市高峰,但二月下旬曲界镇种植大户罗飞已经把几万斤早熟果,送到了这里的菠萝交易中心。数万斤的菠萝随时可卖,这放在几年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罗飞还清楚地记得,2018年徐闻菠萝丰收,但最低收购价跌至每公斤0.3元,远低于成本价,果农损失惨重。
在正常年份,最晚五月初,广东的菠萝销售就进入尾声。然而当时一直等到了六月盛夏时节,在徐闻县最大的菠萝交易市场里,果农们依然还在苦苦等待买家的到来,一车菠萝几百元就卖。
在曲界,果农们卖果之后的余钱都习惯存进镇上的邮政储蓄银行,就在丰收的2018年,这里的全年存款比上一年减少了12.3%。
为了摆脱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的魔咒,2019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在菠萝上市前就派出工作组入驻徐闻。工作组成员包括来自电商平台、媒体的行家。
他们各显神通,从全国各地邀请到超过300名专业采购商,召开了徐闻历史上第一次菠萝产销对接会。而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兼职农产品的产销服务员,由此打开了广东省建设“12221”市场体系的帷幕。
一系列的营销举措,让徐闻菠萝从2019年开始触底反弹。这一年,曲界镇里一度冷清的邮政储蓄银行,生意又红火起来,全年存款增幅超过20%。
如今,“12221”市场体系早已成为广东乡村特色产业的增收密码,而徐闻也在持续探索2.0升级版,当地邀请了上百名主播到田间地头,指导果农直播带货。让曾经滞销的菠萝逐渐走出困境。徐闻菠萝的年产值从2018年的9.8亿元,飙升至2022年的25亿元。
紧扣“12221”市场体系的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2022年刚刚开始运营的湛江菠萝产地运营中心,面向所有菠萝果农和采购商开放。运营中心的设备可以检测出菠萝的糖度、水心、黑心的状况,提高了上市菠萝的整体质量。有了运营中心的牵线搭桥、品质把控,双方交易起来都非常省心。
2022年,运营中心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菠萝国际交易中心同时挂牌,借助电商平台,打造首个全国菠萝标准中心、价格中心、商家信息汇集中心和菠萝大数据中心。
2022年,徐闻菠萝对接RCEP出口新加坡,标志着徐闻菠萝以“中国菠萝”的身份,正式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杨帆帆:截至目前,我们本地的小菠萝加工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17家,对小菠萝销售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便捷的销售渠道和不断扩大的加工能力,农户们再也不用为销路而发愁。而要让菠萝真正成为高价值的致富果,还需要苦练内功,提升品质。
广东省徐闻县菠萝种植户 陈如约:引进一些优良的品种,从根源上来改变我们这个菠萝产业,实现产业的升级。
2017年陈如约开始引进种植的“金钻”菠萝,也是眼下卖得最火的品种。标准化、精细化培育的金钻菠萝和普通菠萝不光外观差异明显,而且果眼较浅不用挖掉,也不用泡盐水,食用起来更加方便。
普通菠萝的含糖量为15%左右,而金钻菠萝的含糖量为19%左右,具有明显优势。
经过几年的精心种植,金钻菠萝以高品质赢得市场认可。它的地头收购价是普通菠萝的2至3倍,近三年来种植面积扩大了3倍,每年依然销售一空。
为了更好地开发菠萝市场,发掘新的消费热点,2022年,广东徐闻还邀请几十位名厨同场竞技,举办了菠萝菜肴烹饪大赛。
当菠萝新菜品让本地食客大快朵颐的时候,菠萝预制菜也一路飘香走向外地餐桌。湛江有着“中国金鲳鱼之都”称号。当地企业将金鲳鱼与菠萝两大“名片”融合,推出“菠萝咕噜金鲳鱼”。
广东省湛江市某水产企业研发中心总监陈升:去年上市的产品已经发往全中国了,去年我们的首柜已经发往RCEP国家,目前是以传统经销渠道和线上新零售平台同步进行。
目前企业的菠萝预制菜订单已经排到了6个月后,而随着今年徐闻菠萝大规模上市,他们还将在网上推出10款菠萝预制菜品,希望今年能实现年消耗菠萝1000吨的目标。
麻辣烤翅、鸡肉沙拉、鸡丝凉面……夏日时节,多样的鸡肉食品丰富着人们的餐桌。2021年,“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打破了种源100%依赖进口局面。
6月5日,中国商飞公司一架ARJ21支线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圆满完成首次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演示飞行任务。 两型国产商用飞机演示飞行所使用的SAF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生物航煤生产技术,原料来自餐余废油。
通过长期以来对石板滩生物群进行的大规模化石挖掘,团队于2019年新发现了一类大型的海绵动物化石,将其命名为“螺旋网格海绵”。 螺旋网格海绵化石的发现,表明前寒武纪存在非生物矿化的海绵动物。
和记ag
“三夏”时节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夏收、夏种、夏管决定着全年粮食的长势,集聚农民的期望,影响经济的发展。针对粮食生产,习强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该平台此次搭载了北京星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毫牛级氪工质霍尔电推载荷,该电推载荷将用于在轨拖车原理验证。纳星三号A星、B星是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天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2颗遥感技术验证卫星,将开展对地遥感成像、对地光学信标导航验证。
记者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康君副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辣椒中辣味成分主要来源——辣椒碱,可激活胃内抗氧化系统,预防酒精所致的急性胃黏膜损伤。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期间,切忌盲目进补和过量饮用提神饮料,应保证睡眠、注意营养、适度运动。家长还应关注考生心理状态,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考生,多给考生一些正向鼓励,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高考。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涉及水质基准、气候效应、生态系统、长江模拟器、船舶低碳技术、农林废弃物、
由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线粒体—细胞核协同演化研究,定位了新的长寿基因。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三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约为0.1毫米,接近于真实皮肤。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90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仅分布于中国;动物物种同样非常丰富,其中鸟类1500余种,是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深度融合科创生态——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观察
近期,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在安徽开展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在中国科协指导支持下成立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由生态、环境、气象、地学、海洋、水利、农林等跨领域全国学会、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性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发起。
屠格森与尹文英,又“吵架”了! “尹女士,请再仔细看看,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您知道,屠格森先生,不是一天两天,您也承认华蚖是很特别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坚持我的意见。”
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在嫦娥六号“挖土”的每一步,都有“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航天电机的助力。它们大小不一、功能各异,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本次任务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精心设计的钻采和表采相结合的“挖土”模式,以及为嫦娥六号装备的“挖土神器”,包括钻取采样装置、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谷物生长的黄金期,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夏收、夏种、夏管交叉,简称为“三夏”。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地下溶洞采集鱼类样本时,发现了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科研人员将龙州中华喀鳅归入中华喀鳅属,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目前正在逐步开展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