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记官网·(中国区)官方网站 > 随笔作文 > 写人作文

作文素材 还在发愁作文素材?小众人物集锦新颖又别致!快看!

时间:2024-09-03 22:00:13 写人作文 我要投稿

  1946年5月,由中、美、英、苏等11个国家组成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作为该法庭中国代表法官,梅汝璈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京大审判”,东条英机等7名日本首要战犯被判处绞刑。

  “他结婚不到1个月,就临危受命参与‘东京大审判’。”梅汝璈故居义务讲解员梅庭军称,历时两年半开庭818次的过程中,梅汝璈在“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和“坚持死刑处罚”等关键时刻维护了中国的尊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赏与尊重。

  “梅汝璈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也是整个梅村的骄傲。”梅汝璈堂弟、现年77岁的梅汝玳告诉记者,若家族年轻一辈回来了,都会去故居参观。“堂哥在‘东京大审判’的表现,伸张了人间的正义与公平。”

  在故居,梅汝璈于“东京大审判”时写下的名句被“贴”在墙壁上:“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毒王”陈薇:玩“毒”三十年,“中国离病毒最近的女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女将军

  志存高远,勇担使命,她是铸造“生物盾牌”的巾帼将军;身披白甲,攻坚克难,她是护佑人民健康的科研尖兵;抗击“非典”,和记官网她与病毒短兵相接,研制出我军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面对肆虐的“埃博拉”,她深入非洲一线,研制出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她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她身先士卒,用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和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胸怀从军护国梦,心系科研报国情,她为铸就国家生物安全盾牌,作出杰出贡献,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不论何种种族,肉体与灵魂的结构全是一样的,面对的矛盾也是相同的。——残雪

  2019年10月9日,在海外博彩公司公开的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赔率榜上,中国湖南籍女作家残雪赫然在列,排名一度超过日本作家村上春树;10月10日,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残雪不在其中。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先锋小说家变成众星捧月的神话,再回归寂静,对残雪而言,不过是短短几日的事情……

  有“写作的女巫”之称的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湖南长沙,著有《五香街》《吕芳诗小姐》《赤脚医生》等作品。其作品多数较为难懂,有人说当她的书迷“有门槛”;但在海外,残雪颇有名气,被誉为“中国的卡夫卡”。三十多年来,残雪一直过着单调刻板的文学生活——七点钟准时起床,九点钟开始阅读和写作,时长一个半小时。下午两点钟开始阅读和写作,也是一个半小时。这期间她写的是哲学书。锻炼以及晚餐后,她进入一个小时的小说创作时间,之后是英语学习时间。

  即便处于诺奖风暴中,残雪也一直比较平静。诺奖公布当天,她拒绝了15个电话采访,说:“我这个很深的人,看穿了这些东西。”在残雪看来,功名利禄已对她意义不大。她说:“我只需要专心对艺术、文学本身负责。文学给了我丰美的精神生活,也让我的日常生活感到畅快……”

  我也说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希翼;一切的希翼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工作;一切的工作都是虚空的,除非是有了爱。——纪伯伦

  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

  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

  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48岁英年早逝。

  齐奥朗生于罗马尼亚一个小乡村,大学毕业后,将近60年时间一直在巴黎隐居。他住在小旅馆里,极少参加社交活动,从不接受采访。在喧嚣的、充满功利和诱惑的20世纪,齐奥朗的存在无疑是一一个奇迹。他在孤独中思考,在孤独中打量人生和宇宙,在孤独中奋笔疾书:《生存的诱惑》《历史,与乌托邦》等著作奠定了他的大师地位。

  刘文典原名文聪,字叔雅。是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所讲授课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先生放言:“普天下真正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刘文典,半个天下人共分之。”先生的“狂”是真的。所谓“狂”无非是把自己这门学科看成“天下第一”,自己在学科中的地位看得很重:我不在,这门学科就没了!这种“舍我其谁”的狂傲、气概,其实是显示了学术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的学术,文化承担意识。

  1986年4月,我国的第一部《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了。此时,人教社的编辑们知道,他们又要忙起来了。为了适用于全国不同学制地区的需求,这一次要分别编写两种系列化义务教育教材。

  1993年,秋季开学之后,中学生们发现在还散发着淡淡油墨香的初中英语课本中,出现了两个令他们耳目一新的人物形象。

  它不仅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一套传奇教科书,也成为了“80后”整整一代人念念不忘的集体回忆。

  而就在李雷和韩梅梅的热潮中,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是一本铭记中国教育改革里程碑式的教科书,是我国第一次采用中外合编的形式编写的英语教科书。

  也几乎无人想到,这套令学生们耳目一新的英语教材,从起点到最后成书经历了漫长的12年。

  1960年3月19日,一支由214人组成的,平均年龄24岁的中国登峰队来到了珠峰脚下。建营、铺路、进发、冲顶,经过两个多月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位勇士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

  珠峰“第二台阶”是一道高达20多米的陡峭岩壁,没有任何适于攀爬的支撑点。在海拔8700米的缺氧环境下,中国登山队员们用了一整天将一架金属梯固定在这条死亡线上,终结了珠峰“第二台阶”不可逾越的传说。这天后,来自世界各地约1300名登山者通过这一梯子,成功从北坡登顶地球之巅,该梯也被冠名为“中国梯”。

  时任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元帅题词赞许他:生长在恒河之滨,斗争在晋察冀,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

  1938年,他来到烽火遍地的中国,为八路军和根据地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医疗人才,拯救了许多中国人的生命。救人、教课、写教案, 积劳成疾的他执意救治伤员,却耽误了自己的病情,于1942年12月9日牺牲,年仅32岁。

  柯棣华在中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候,毅然来到中国,投身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生命。

  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叫它瞧瞧中国人民的厉害!”

  1951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1950 年11 月 29 日,他们打退了敌人在大量飞机、炮兵支援下的 8 次连续猛烈的进攻。当增援他们的分队正在途中时,生死时刻,杨根思孤身一人面对美军第9次进攻。手榴弹、子弹用尽,年仅28岁的已经负伤的他拉起最后一个炸药包的导火索,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自己也壮烈牺牲。

  杨根思立特等功,获“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