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闻为轴,丈量不同学科的精神气质;以共学为旨,打破专业分类的固有边界。
这是一个没有局限的共学实验室,在新闻的底料里加入不同学科的调味,煎炒烹炸出各具特色的跨界大餐。我们等待着各专业大厨们来“掌勺”,我们期待着斑斓色块的相遇、碰撞与炸裂,我们渴望着纯净灵魂的真诚、勇气和呐喊。
实验室邀请两位热爱新闻的主理人,邀请十余位不同专业背景的朋友,组成共学小组,分享与体验多学科交流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刘湘然,我本科的专业是电影学,抱着一颗热爱新闻的心来到了跨界实验室,从加入跨界的那一刻我就在想,电影和新闻的交汇点是什么,现在我找到了——非虚构。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处于文字与影像之间的,非虚构。
在给非虚构写作下定义时,我们先来理解它的对立面——虚构Fiction,虚构是什么?虚构很好理解,即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即不真实,像一些小说、剧作、电影、动漫、童话、神话传说等等。
非虚构写作是基于“事实”为前提的,带有文学技法的写作活动。广义上的非虚构写作包括非虚构报道、日记、传记、游记、信件等等,狭义上的非虚构写作指的是新闻行业的非虚构报道,也就是特稿,不同于传统新闻短平快的通讯式写作,特稿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的刻画细节,知名记者李海鹏则说:“与传统新闻写作对‘事实’的程式化、枯燥化表述相比较,非虚构写作鼓励写作者的自由创造,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
20世纪60-70年代,有一批先驱的美国记者,他们在写作的时候融入了文学化的手法,把稿件写得非常引人入胜,甚至有人会觉得读起来像小说。其中一位记者汤姆·沃尔夫Tom Wolfe 把这类型的文章集合起来出了一本书,叫做《新新闻主义》,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发表的纪实文学作品《冷血》,作品是以1959年在堪萨斯发生的一系列谋杀案为素材,以文学化的写作手法完成。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跃居当年美国畅销书第一位,发行300多万册,“非虚构”文学从此开宗立派,为全世界所认知,《冷血》被公认是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之作,汤姆·沃尔夫和杜鲁门等人也被视为新新闻主义运动的先驱。
“非虚构”这一来自新闻与文学领域交汇的词汇,开始被美国电影界所关注,其中最知名的电影要属由本·阿弗莱克执导的《逃离德黑兰》2012,改编自约瑟瓦·贝尔曼(Joshuah Bearman)在《连线》杂志(Wired)上发表的非虚构文章《大逃亡》2007(The Great Escape)(。文章取材于线年的伊朗发生了一起人质危机事件,由于当时的政治冲突,伊朗民众攻破了美国在德黑兰的驻伊大使馆,绑架了很多人质,但却有六名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逃出了大使馆,于是他们上演了一场伪装成拍电影的救援。《逃离德黑兰》在第85届奥斯卡上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
非虚构特稿与中国电影的结缘则不得不提到《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一文。2016年,特稿记者杜强为杂志《时尚先生Esquire》供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讲述的是“鲁荣渔2682号”渔船载33名船员出海,11名生存船员杀害22名同伴的真实故事,该文被乐视影业以“百万经费”买下,这一事件被业内誉为非虚构的“行业高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自始至终没有一部非虚构作品被真正地搬上银幕。由《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改编的电影起名为《海祭》,目前由香港导演翁子光执导,然而关于它最后的消息,是翁子光在自媒体“第一导演”上的回应:“(剧本)改了10稿,还在等电影局的消息。”我想里面的原因,大家应该不言而喻。
后来乐视影业将《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这部作品改编成了广播剧,并在蜻蜓FM上播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收听呀。
在电影这门艺术里,视听语言的画面感和剧作结构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同样,我们也可以在非虚构写作中找到画面感与节奏感的影子。
第一是画面感。英国文学评论家芭芭拉·劳恩斯伯里(Barbara Lounsberry)在《事实的艺术》中阐明了非虚构写作的四个特征:
第二,详尽的研究。非虚构写作要通过观察、调查、采访和文献的验证来建立叙事的可信性。
其中这里的场景感,就是影像与文字产生碰撞的时刻,如何让特稿像电影一样引人入胜?就是要制造场景感,也就是画面感。本科阶段学电影时,老师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show it, dont tell。在电影的实际拍摄中,我们也是按场景来拍的,用一个叫做场记表的表格把现场所拍摄全部镜头的内容记录下来。
在《哈佛非虚构写作》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叙述距离 (P142),这个叙述距离在我看来就是用景别来写作。在电影的体系里最常见的景别分别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家可以根据下面这张图来理解景别,例如全景就是摄影机拍摄到包含了人物的脚部以上(即全身)的画面。
那么在非虚构写作中,我们又如何运用场景感的描写呢?下面我摘取书中的原文作为例子:
在《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中同样也有诸多画面感强烈的场景描写,从而形成了一种类似于“电影镜头式重现”,我摘取几段来举个例子。
作者杜强也在接受的采访时曾说过,这篇特稿确实有按照戏剧的一些原则方法在组织素材,运用了麦基在《故事》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剧作基本原则。
第二是节奏感。这样错落有致的叙事距离不仅带来了画面感,而且也让文章读起来富有节奏感,而在电影的剧本写作中,节奏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其中这里的第三点节奏,也同样适用于电影剧作的节奏。下面我要介绍一个好莱坞电影最常使用的敘事架构——三幕剧,我们大部分看到的类型片电影都是用了三幕剧的结构,例如《哥斯拉》《寄生虫》《碟中谍》《玩具总动员》漫威电影。
在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是这样定义三幕剧的,其中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幕建立:第一幕是故事的开端,旨在“铺陈”,相当于“引子”。在这一幕中,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地点、社会背景等,主要人物依次登场。第一幕结尾时有一个转折点——激励事件,和记平台让主人公脱离现在正常的生活状态。
第二幕冲突:第二幕是故事的主体。复杂的人物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主人公为解决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作斗争。
第三幕解决:目标是“解决冲突”。在结尾,主人公会做出一个观众不会做的决定,于是变成英雄,让观众产生崇敬的心态。冲突解决的时刻,也是故事结束的时刻。
“三幕剧”呈现出一个人从开始到结束的旅程,他历经几个重要的转折,内心也一定有所改变,人物的内心改变也是我们常说的:人物弧光。
那么我们来对《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进行拉“片”,看看到底是什么因素让这篇特稿可以成为影视公司争抢的剧作IP。首先用电影剧作结构三幕剧的视角来拆分此文。
其实我做的就是单独把文章中的小标题拎了出来,就已经是一个很完整的三幕剧结构了。
其次是从整体结构而言,它采用了回环式的结构,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首尾呼应的。
最后,从叙述视角而言,杜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叙述视角。他突破传统的、隐藏式的第三人称的叙述方法,以记者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文本,却又让当事人赵木成的话语承担起了主要的叙事责任。两个新闻叙述者构建起了一种二元交织的叙述话语。
从而可以得出,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凭借选题操作理念的创新、二元叙事、场景化的描述、悬念的迭起和戏剧化的叙事构成了它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文字还是影像,亦或是声音(播客),最终殊途同归。它们都是承载内容的媒介,而内容的本质是故事,掌握好手中的源代码。
为什么故事那么重要呢?特别是叙述他者的故事,人类学一直在强调的是:通过他者来认识自我。我认为,就像隔着玻璃看世界一样,在所有别人的故事里都有我们自己的倒影,我们的生活可能也会出现像他人故事里的温情、人性的光辉,乃至荒谬和黑暗的时刻,而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时,才会促使我们思考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吧。
[3]王潇.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的创作特色分析[J].新闻知识,2016(6):86-88.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