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记官网·(中国区)官方网站 > 中学作文

读写相融训练有序——安徽省课题“新课标下初中生读写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2024-10-02 05:08:44 中学作文 我要投稿

  如何打破语文教学中教师“教而不引”“教而不导”“重教法而不重学法”的局面?安徽省课题“新课标下初中生读写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组经过三年的研究和实验,在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挖掘生活素材,整合写作资源,多角度提升写作素养,进行有计划的序列化作文训练等方面摸索出一条“读写相融,训练有序”的路子。依据阅读品味将理性与感性结合,在读写过程中重视“评价”和“内省”手法的运用,指导学生整合活动资源,将思维训练重点化,素材积累与运用系统化,作文训练序列化。这一模式高效地培养学生自读自研自悟的研学习惯和研学能力,真正确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导师地位。

  传统的阅读教学有许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去继承的,但其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一种长远的学科视野,缺乏现代阅读理论支撑,形成阅读能力的途径也被误认为是琐细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吕叔湘先生曾将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少、慢、差、费”——即阅读,数量少、速度慢、效率差、费时间。

  写作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写作教学也正被“边缘化”。初中毕业生学了10年的语文,写了7年的作文,可不少学生还是害怕写作文,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本课题的研究是对教师指导学生读写方法的研究,是把学法提到语文教学的首要位置,课题的每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主动探究、勇于创新、注重人文、尊重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有力挑战。课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前瞻意义。

  通过研究探索,寻找更切实有效的读写指导策略,激发学生读写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掌握高效的读写方法,从而训练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读写水平。

  课题中的“读写”是指语文阅读和写作;“指导”是确立学生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主体,教师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起引导、引领作用;“策略”是按照既定目标,结合具体实际,根据事物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行为方针、行为方式和行为艺术。“读写指导策略”指的是为达成语文阅读和写作的目标,按照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状况,确定读写指导的内容,选择指导学生读写的形式、方法及指导的技术,制定并在读写结合中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对指导方案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艺术。课题立足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和读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探寻读写指导的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并付诸实施,最终总结一套可供借鉴的途径和方法。

  ③挖掘生活素材、整合写作资源。如主题活动作文,即以体验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资源并自我进行有效的整合等。

  ④进行有计划的序列化作文训练。如周计划训练侧重点、学期计划训练侧重点、年级计划训练侧重点。

  本课题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在过去的三年中,课题组总共实施了以下步骤:

  初始,我们通过研究讨论制定了翔实的研究计划,并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逐步修改完善了课题研究的方案计划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的中长期师生活动计划、课外美文阅读教学计划、课标规定的名著诗文阅读计划、大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计划、课前五分钟读说训练计划。要求课题参与人员根据计划严格执行。

  课题研究作为一种规范有序的研究活动,除了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及促进外,更应该有严格的操作实施程序、操作方法。

  课题的开题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10年2月):课题立项、制定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与课题研究实施初步方案并开题,为课题的顺利开展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课题的理论研究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首先,结合农村县城学校教学实际,进行了师生阅读与写作教与学的调研分析,通过全组认真精心的组织与调查分析,充分了解了农村县城学校师生读写教与学的现状,撰写了相关分析报告,为进一步科学有序合理的实施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我们在了解农村学生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教学现状,细致研究,调整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计划,为课题研究活动的有序实施规划了前景;第三,为了更加便捷、明朗、清晰地实施课题研究,扫除教师对此课题的迷茫困惑,形成对本课题的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研究理论框架,我们从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搜集整理该课题的相关论述文献近百篇约三万字,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既提高了我们对此课题的认识,也让我们增强了研究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化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课题的行动研究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坚持研究与教学一体化的原则,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在发现中诊断,在诊断中改进调整,同时反思总结,不断探索。读写训练具体化、实用化、多样化、活动化、一体化,逐步形成读写结合教学的模式。

  1.目标具体化。在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根据每一单元阅读和写作的训练重点,确定读写结合的“点”目标,渗透某个要点和某种写作技能。当学生掌握了这一阶段的策略之后,再进行下一“点”的训练。同样,每个学期、每个年级都有具体的目标训练。

  2.训练实用化。读写指导策略不是仅仅靠讲解来提高学生的能力,而是经过有计划、有步骤的严格训练,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如写开头、结尾、口语训练、片断写作等,将“读中学写”“写中促读”落到实处。当我们找到读写联结点之后,在课堂训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开阔视野,在迁移运用中进一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阅读中不仅注重考点的训练,我们更为关注学生的想象和移情能力的培养。写作时不仅关注语言底蕴厚重化,我们更注重学生作文的生活化,让学生每天坚持写《班级手抄日报》,按班级座位顺序,60多位学生轮流出报,每人两个月出一次,自己编辑策划,要求用8K纸张,主要内容为当天班级内的新闻、趣事,适当写一些对班级或社会现象的认识或生活小常识。旨在训练他们的作文“贴近生活实际,抒写心灵感悟,写出自己的心理和生活”。

  3.形式多样化。读写结合的形式是多样的。在阅读中,教会学生能使用批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阅读美文,摘录精彩语句或段落,并对这些语句或段落进行三言两语个性点评或自我感悟,同时进行仿写。教会学生写读后札记,教会学生就文本中的问题研讨辩论,教会学生鉴赏和想象移情,使学生的阅读从简单的粗浅的对文本内容、写法的理解上升到对写作技巧、写作思路的揣摩学习,从学生对文本的感性学习到对文本的理性欣赏,从学生的被动难受的阅读到自觉愉悦的阅读,从单方面的阅读到读写的结合。比如学习《孔乙己》后,让学生想象后来孔乙己怎么样了?进行想象叙述。作文训练中,我们倡导日记,必写周记,两周一篇当堂作文训练,然后再组织自改自评、互改互评、集体评改、师评等多种途径的作文评改。最后,学生反思,写写后札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4.激趣活动化。我们抓住学生心理特点,结合通用课程教材,精选的课外阅读教材开展并实施了“每天一故事”“课前五分钟”“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默写”“美文诵读”“主题探究性阅读”“研讨与辩论”等竞赛展示活动,将班级活动和文学社团活动联系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丰富了学生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好读书、会读书的习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锻炼与展示的平台。我们规定学生每学年阅读不得少于260篇美文,完成读书笔记每学年2万多字;随笔每周一篇,每年48篇3万多字;推进学生阅读课标规定的经典名著近百部,撰写各类不同形式的读后感悟近千篇。还坚持让学生每周一、三、五早读前5分钟默写一首课外古诗、三句名言;每周二、四早读前5分钟作“新闻主播”活动,让他们讲述交流身边发生的有意义或是有趣的事情,每周默写两个精彩语段,积累素材,建立学生自己的素材库。坚持写课堂定时作文,课堂作文与课后作文相结合。

  5.师生一体化。在研究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的教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作、研讨和学习局面,甚至是从学生那里学到了很多。许多成员主动去图书室、网络上学习相关理论,整理笔记日志(网络)以备随时学习。而且教师间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不是视而不见,而是紧抓不放,通过研讨交流争辩,提高了认识,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感觉,教师是把自己放在了学生的位置,常常和学生一起进行问题的思考和研讨,甚至下水作文。

  课题的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着力改进和完善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成果汇编,修改完善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最后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申请课题结题验收,对课题研究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总结,为以后的课题研究积累经验教训。

  经过三年的实验,课题组在理论和实践探求和写作教学模式指导方面,均总结有较多的指导策略。下面分而述之:

  1.阅读移情策略。阅读时在理性的认知之外,加上感性的想像和联想,积累情感。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进行宇宙自然、古今中外的广泛联想和想象,从而激活思维,孕育出创新因子,累积本线.内省评悟策略。阅读中,我们引导学生一文一评,一文一悟,一文一得。这里的“评”是指通过品读欣赏来获得对文本的个性理解,既可审美也可审丑。每阅读一篇文章都要对最喜欢的某一点,或词汇或语段或句子或写法等进行点评,在评中感悟,在悟中获取。写作中,后作文过程操作精细化。教师提供具体的习作互动评改方法,形成一个规范性很强的学习流程:以表格的形式将自改互改的思维意见物化,以便随时检视、反馈评价;以圈点批注的方式激活思维交流看法,点燃思想的火花;填表点评微型写作、思想文字化、写后札记再度思索,以完成二度创作的学习、借鉴、提高。

  3.主题活动策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来引导学生作文。每两周开展一次主题活动作文。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资源并自我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为写作资源,教师只为学生写作话题提供引子。活动形式多样化。从听、说、读、写、评、感多角度培养写作素养。

  4.思路化拨策略。即教师对学生写作的引导重在如何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而不只是盯住写作技巧的机械训练。如引导学生开启审题、立意的思路方法有:常规法、寻词法、琢磨副词法、审问法、路径法、因果法、思辨法、“树”型快速作文结构法等。

  5.素材积累策略。首先是整理好自己的素材库。既要积累语言素材又要积累思想和情感素材。内容为日记、周记、写过的作文,课本素材,名著素材,古今诗句,人物、事件故事,哲理意林故事,热点素材,片段素材等。其次,将素材按专题整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需要对素材进行专题分类,可以按主题,也可以按话题或母题来分类,写出运用示例。对每个专题下的每则素材内涵进行解析或对素材进行点评,点评中要敢于抒发真情实感,并写出每则素材在记叙文、议论文、散文中如何运用,在某一具体线.有序训练策略。教师和学生一起把初中一册到六册的写作要求,进行了分类与整合,做到了循序渐进、全面深刻。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单元主题,依据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自己感到困惑的一些写作难点,把握学生写作心理和作文成长的规律,分类整合,从宏观的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到微观的观察想象、开头结尾、选材构思、立意文采等方面,由浅入深排序,每周、每学期、每学年训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学生进行了有准备、有计划、全方位的高效作文训练。每学期八周作文训练,每周一次的恰当的训练主题,每周一次的全新的阅读体验,每周一次的快乐的写作尝试。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概括了一整套可供推广的实践模式:五环节读写整体优化策略:即研读(整体感知,了解大意)→钻探(找准重点,品悟赏析)→释疑(读写迁移,提高能力)→拓展(课外拓展,扩大视野)→自结(自我总结,学后札记)。

  这五个环节是环环相扣,不断推进的。第一环节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对事物获得感受,让文字所表现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让书本的语言化为学生头脑里的内部语言。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语文的了解、对事物的认识、感受,把头脑中鲜明的形象有条理地说出来,让内部语言化成外部语言。第二环节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亮点,感受语言魅力。同时,定点钻探,对文本大胆进行逆向或多向思考,多问“为什么”,以批判的态度去阅读。第三步,在文本阅读基础上,通过释疑,将读写结合起来,以写作为手段,在作文随笔的实践中运用阅读时学到的知识技巧,训练作文能力,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第四步,紧扣读写联结点,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述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加深理解,使学生这两种能力都得到发展。第五步,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归纳,或联系自我一课一得,或对文本、作者、老师的理解、同学的理解提出疑惑,或掩卷深思后发现问题。

  课题组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的内容和要求,拟定了阅读知识和能力、写作知识和能力的序列化训练目标,按部就班地有序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素养。

  此项课题因为极富有理论探求和实践指导价值,在一线教师和在读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为语文教学和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课题的引领下,课题组的教师专业成长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实验学生也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①教育观念得到更新。课题实验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一是明确了教育科研与振兴教育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教的观念;二是明确了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须先行”的观念;三是明确了教育科研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四是明确了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主力军的观念,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更新了观念,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过去课题组一些成员到外学习没兴趣,现在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叶名扬老师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2011中西部农村地区初中语文国培班学习,被评“优秀学员”,金星闪老师在合肥师范学院参加“2011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骨干教师初中语文“教学能手”脱产研修置换班学习。金星闪、曹承荣、梅君等老师也多次奔赴洋思、杜郎口等地参观学习。他们将参观学习和培训的新理念、新经验认真总结、吸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作介绍,让新的观念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深处。金星闪老师撰写的考察报告《洋思的魅力》,叶名扬老师撰写的培训心得《跟随风景行进,守望魅力回归》,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分别发表在省级期刊《教育文汇》和《教研参考》(理论版)上。课题组全体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也都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兼收并蓄,吐故纳新。②教学能力有了提高。教师能树立运用“读写指导策略”教学的指导思想,确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导师地位。引导学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适应新课堂改革的要求。金星闪老师2009年被原地级巢湖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为“市中青年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2011年被评为原巢湖市“第三届学科带头人”,曹承荣老师2011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吴海生老师2010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叶名扬老师2011年被评“县优秀教师”,2012年,梅君老师获得了庐江县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评比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金星闪、叶名扬、吴海生、梅君在2011年教育部语用司主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中均获安徽省优秀指导教师奖,其中,金星闪老师获国家优秀指导教师奖。实验班级已连续3次在中考中获得全县近200个班级前15名的好成绩。

  ③科研能力实现飞跃。教育科研对教师成长的第一促进作用就是引导和督促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课题组先后举办了大小型专题学习和讲座十几次。由于理论学习深入、到位,实验教师较快地掌握了一套可操作的技术,课题组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式使实验教师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教师们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写作》《新作文》《创新作文》等40多家国家级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上发表撰写的研究论文、指导性文章118篇,教学设计18篇,研究分析报告6篇,共计文字近78万字。参与编著与课题相关的国家正规出版的著作61部,主编了课题研究成果的著作《初中生作文读写练》《初中作文周计划》(1-6)《同步作文序列训练》等11部。

  ①学生的读写能力明显提高。学生能从审题、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把读和写密切联系起来,从阅读中找出规律性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经过归纳、训练,比较自如地运用于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学生克服了作文中的离题现象,选材不典型、不突出的现象,“无中心”、“多中心”的现象,语言贫乏、用词不当等现象。在阅读中,对不同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行款格式、标点运用具有敏锐的感知,阅读理解能力增强。②学生的语言积累更加丰富。通过对经典名著和经典名家美文的阅读,对古代经典古诗词的诵读默写,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建立了自己的写作素材库,而且在积累的同时,体味了深刻的思想和美好情感,提高了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③学生的读写兴趣愈发浓厚。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学生掌握了读写方法,阅读和写作思维能力明显提高,读写兴趣越来越浓。由以前的不爱读书,不会阅读,不爱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无话可写,不喜欢语文,到会读书、好阅读、爱写作、有话可写、喜欢语文。不但掌握了不同文本的阅读方法,而且会从不同文本中提炼出好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了。课题组老师分别成立了“群星”、“采薇”、“秀水”、“成长”四个文学社团,定时开展有序的读书写作兴趣活动,自觉参加的学生多达1000多人。

  实验优秀作文结集两本:课题专刊——庐江四中群星文学社社刊《梦圆集》第9、10期合刊(总第17、18期合刊)和第11、12期合刊(总第19、20期合刊)各一本。共收集实验优秀作文167篇。实验班级学生实验作文在国家正规出版的书籍上收录的优秀作文200多篇。学生在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的2人次,省二等奖的5人次,省三等奖的5人次,县市级获奖的32人次。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实施读写结合指导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我们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并不意味着本项实验研究活动的结束,该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在同一班级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实行“读写结合指导策略”实验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何让尖子学生“吃得饱”,程度差的“吃得好”,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长远课题。

  (二)如何编制出各年级、各册教材读写结合的读写点,进行科学化、序列化的训练,以此全面推进读写结合策略的推广,这是今后的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我们正在设想将写作训练的序列化侧重点分别表现为:七年级“言之有序”,八年级“言之有物”,九年级“言之有味”。

  (三)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地促进每位学生能力的提高,从有效性策略上升到高效性策略研究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如何就当前学生负担过重的现实状况下,正确确立语文学科及其读写的合理地位 。

  (五)如何打造一套高质量的初中语文读本——《初中阅读教材》和《初中作文教材》,是我们今后重点研究的课题。

  (作者:金星闪 叶明扬 原载《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1期)和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