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这杯蜂蜜水,缓解缓解疲劳。大家辛苦啦。”凌晨两点,在火箭军某团执勤机房内,上等兵梁郝天然发现,自己的杯子底下压了一张字条。再一看,同班执勤的人,水杯里都倒上了蜂蜜水或柠檬水。
梁郝天然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满身的疲惫瞬间消散不少。她转过身,冲着班长崔亚茹的席位比了个心——能这么“宠”自己的,肯定是班长。不远处,端坐机台前的崔亚茹,用余光捕捉到这一切,微笑着挑了挑眉。
和记app官网
眼前的氛围和谐融洽,可就在几个月前,崔亚茹和这些义务兵之间,还横亘着一条“代沟”。
那时,班里分来了几名大学生新兵。“这批兵思想活、个性强,能不能带好,就看你的水平了。”人员交接时,新兵连骨干不忘提醒崔亚茹。
那天,崔亚茹刚提出要统一理发,就有人拿着条令过来质疑:“班长,你看看这条令上,也没说不让扎头发呀?”
班务会上,她给大家明确专业考核要争夺第一的目标,并拿出了一套强训计划。晚上洗漱时就听到有人不理解地议论:这么“卷”的训练计划,是不是为了满足班长的虚荣心……
道理讲得清清楚楚,为啥大家还是不理解?崔亚茹使出惯用一招:搬个小凳和大家逐一谈心。该问的问题她又问了一遍,该讲的道理又讲了一遍。这样一来,大家倒是不说什么了,该剪发的剪发,该加训的加训。只是,她总感觉大家心里有话没说,干啥积极性都不高。
“难道真是‘代沟’太深?”崔亚茹反思自己和这批新兵学历不同、经历不同,年龄更是差了一截……
“产生隔阂跟你们的年龄、阅历确实有关,但主要还是沟通没到位。”也在留心这批新兵的连长,在交流时告诉崔亚茹,“你谈心时板板正正,是没有温度的‘讲理’,缺少心灵共鸣,大家即便口服心也不服。”
听了这番话,崔亚茹开始反思,自己谈心确实有点“老套路”了,自认为是“知心姐姐”,其实新战友想什么自己并不了解。
经过细细琢磨,她决定在“谈”上做出改变。时机上,不再那么正式,训练间隙、饭后散步、饭堂帮厨,崔亚茹都有意无意地插空或借机和大家聊上几句;方式上,也不仅限于面对面,有时微信上说,还有时写个便贴。
就像一滴水接着一滴水的滴灌,慢慢地,聊着聊着,她和班里的新兵之间的代沟被抹平。话多了话题也深了,战友关系越来越融洽……
谈出凝聚力,聊出认同感。前不久,恰逢重大任务保障,老兵刚刚退伍,连队执勤力量薄弱,这批刚刚晋升为上等兵的义务兵成了班里的执勤主力。崔亚茹带领全班进入连轴转的工作模式。大家同心协力、并肩作战,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上级的肯定。
“营长,有点事我想和你唠唠……”晚饭后,看见火箭军某团某营柳营长走在前面,上等兵王冠熙快步跟了上去。最近,他正在准备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比武,心理压力挺大,就想找营长说说话。
在营里,很多人有烦心事,都喜欢找柳营长唠唠。而在一年前,柳营长还“不太受待见”。那时,他刚从机关管理参谋的岗位调整过来当营长。由于之前总是板着脸通报问题,大家对他有些生分,不愿主动接触。
针对这一情况,柳营长暗下决心:跟全营官兵逐个谈心,把官兵思想摸一摸。为此,他还专门对着人员花名册做足了准备。
“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办公室的门随时敞开”……开饭前、点名后,他抓住一切时机向全营官兵发出“邀请”。没想到,门敞了好几天,却没一个人主动找上门。
“谈心交心,要以心换心。你拿着本子正襟危坐,只‘走形’不‘走心’,人家不会跟你掏心窝子。”团领导的一句话,点醒了柳营长。
谈心不走心,不如不谈心。他改变观念,不再拘泥于谈心的形式,而是把与战士的每一次相处都当作谈心交心的机会。
一次,柳营长接到一名机关干部的电话,说自己因为军容方面的小问题,被隶属该营的执勤纠察王冠熙“登记”了。
“这个不是通融不通融的事,有了问题咱纠正……”柳营长的一番“据理力争”,刚好被来柳营长办公室报告情况的王冠熙听得一清二楚。
“秉公执勤、大胆工作,这样的事,营党委给你们撑腰。”放下电话,柳营长抬头看到站在门口的王冠熙,给他打气鼓劲。
“能被肯定和信任,让我觉得和营长一下没了距离……”就着这个机会,柳营长跟王冠熙多聊了一会儿。虽然没拿谈心记录本,这次交流却很走“心”。
“谈心谈话不能拘于形式。”该团某营刘副营长说,不同场合、不同载体、不同方式,都是谈心交心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
一天早上,路过岗哨,刘副营长顺嘴问了哨兵一句:“吃过饭没有。”这名新战士支支吾吾地红了眼。刘副营长猜测是岗哨排班不合理,马上向连队问明情况,原来这名新战士刚下了执勤夜班就直接过来接岗了。刘副营长立即安排人换岗,让这名战士及时得到了休息。“从那之后,这名战士就愿意和我说真话、吐真情,爸妈吵架了、被班长批评了,各种事都乐意和我倾诉。”刘副营长说。
好的谈心如盐在肴,无形无色又无处不在。有时,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暖心的鼓励,或者一次问题的公道处理,都能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刘副营长记得,一次,一名战士因为工作失误部批评了,精神压力比较大,“发现后,我赶紧打电话问清情况,主动做好疏导工作。那名战士十分感激,晚上给我偷偷塞了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您今天在我心里特别高大’……”
令新兵连田连长没想到的是,让带兵骨干和新兵关系“破冰”的,竟然是一场军营“模仿秀”。
这是田连长第二次担负新训任务。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的新训对象是清一色的定向培养军士,学历高、素质好,做什么都很有主见。
新训班长骨干大多是第一次带新训,心里总没底,“唬不住咋办”“被怼了咋办”……因为经验不足,有的骨干常常板着脸,靠“严肃”树威信。
一来二去,误会和矛盾就冒出来了。新兵们抱怨,“班长太严厉,方法太简单”;骨干们吐槽,“这些新兵很自我,听不进意见”。
为了缓和关系,田连长带着几名排长两头谈心做工作。“新兵爱‘顶嘴’,那是民主意识强”“班长要求高,都是为你好”……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可几轮谈心下来,并没有多少改观。
改变发生在一次偶然。为了活跃连队氛围,田连长在连里搞了场“军营模仿秀”,内容是让新兵们模仿班长。刚开始,新兵们还小心翼翼,只模仿一些口头禅、个性化言行,后来发现班长们看完也忍俊不禁,就开始大胆用特定的场景去表现班长的管理方式和做事方法。
一次“模仿秀”,架起新兵和班长沟通理解的桥梁。一阵阵笑声和笑声过后的思考,打开了大家的心结——新兵慢慢理解了班长,懂得了他们的“良苦用心”;班长们也开始卸下包袱,既大胆管理,也讲究方法,得到了新兵的认可。
“要让官兵的情绪得到疏解,情感得到释放,他们才会越说越想说、越说越敢说。”结合自己的经历,某营教导员深有感触地说,“那些不起眼的笑点、泪点、吐槽点,也许正是走进官兵内心的入口。”
这名教导员曾在机关多年从事政治工作,经常运用问卷和座谈等方式了解官兵思想动态。可当了教导员后他发现,“现在很多战士的隐私意识强,一张问卷、一次汇报、一次谈心就想掌握真实情况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他刚上任时的第一次座谈,10多名战士围坐一起,侃侃而谈,但内容很多都是“理性而有分寸的”,“感觉每个人都说了不少,又好像啥都没说”。
他尝试着每季度在全营开展“向主官说说心里线纸折成的卡片,一面写着“温馨提示”和“主官寄语”,一面是问题:“你最想吐槽的是什么”“你有哪些烦心事需要我们解决”……
然而效果也不尽人意。刚开始收上来的卡片,没有多少想要的“内容”,有的甚至交了“白卷”。
私下了解,原来是战士们有自己的顾虑。首先是谈了管用吗?于是,营党委向大家承诺,每个问题都会在一周内,通过公开或者一对一的方式予以答复。营里能解决的立即解决,营里解决不了的报请上级解决。
一些战士还担心,“我们说的问题并不是‘告状’,营里会不会因此处理骨干?”“会不会制造和管理者之间的‘对立’……”
于是,后面下发的卡片上有了“温馨提示”:所有卡片由营主官亲自统计,无他人接触;连里也要定期搞这样的活动,共同目的是解决好问题……
大家的每一句“吐槽”都得到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都被倾心解决,每一个疑虑都得到耐心回答。这一次,诚意终于换来了官兵的敞开心扉。
收上来的卡片上开始有了更多的“干货”:“夜岗排班可以更加科学”“夜班餐食问题应该合理解决”“外出请假如何既合规又便捷”……
“共情是共识的基础,打通感情是让官兵敞开心扉的前提。当战士感到自己被理解、被信任,他们就更容易在谈心交心中放下‘戒备’,更好地融入集体。”该团政治处领导告诉记者,随着谈心交心活动的深入开展,战士们的“刺耳话”“牢骚话”越来越少,关心集体发展、关注执勤训练的人越来越多,各项建设形势越来越好。
驻训场上,一场实战化训练正在进行。接到“通信节点被毁”的指令后,一级上士张建涛一边请求上级支援,一边带领班组人员勘选接替位置、评估受损情况、制订接替方案,很快成功处置特情,顺利完成保障任务。
鲜有人知道的是,就在数月前,张建涛差点递交退伍申请。入伍16年,这名老兵多次换岗,他干一行爱一行,到一岗钻一岗,从未叫苦喊累。去年年初,连队部分官兵被抽调重组,张建涛成为所在专业唯一一名“种子选手”。在这急需人才的关键时刻,张建涛为什么要走?
“妻子患病急需手术,孩子年幼无人照顾……”这名分队领导找到张建涛谈心,了解到这些实情。在被问及为什么不早说时,张建涛表示,部队训练、执勤任务繁重,不想给组织添麻烦。
一句“不想给组织添麻烦”,让这名领导陷入深深自责——官兵们为了干好工作尽心尽力,可分队领导却对他们的困难没有及时掌握。这名领导马上向团里汇报了这个情况,很快就在驻地联系好医院,让张建涛把爱人和孩子都接过来,一起努力把这名老兵“后院”的事情办好。
在组织的协调和关怀下,张建涛爱人的治疗很顺利,身体慢慢恢复。出院时,考虑到孩子尚小,他们特意安排张建涛把家人送回老家再归队。后来,张建涛递交了留队申请,他说:“这是我和爱人的共同选择,我要全身心投入部队建设发展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谈心最好的技巧,融在解难帮困细节里。”该团领导说,解决问题是谈心的“下篇文章”,也是决定大家是否愿意敞开交心的关键。
“我经历过各种困难,但组织始终是我生活里的一道光……”前不久,该团二级上士小张收到营党委送来的困难党员补助时,忍不住落了泪。
服役12年,小张经历了人生的“大坎”。入伍没多久,父亲车祸身亡,哥哥嫂子因家庭矛盾离异,家中常年只剩下没有劳动能力的母亲和刚学会走路的小侄女。那段时间,组织数次伸出援手,帮助她的家庭渡过难关。
这两年,小张结婚生子,生活有点起色。可前不久,她又生病住院。团党委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解难帮困程序,为小张联系医院、联系专家开展治疗。
“组织就是我们的靠山。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们都有信心克服……”小张的事,让官兵们深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集体分忧。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有事找组织倾诉”。
“好话要说,实事要办。”该团领导介绍,今年以来,练兵备战任务一茬接一茬,训练强度大、频率转换快,对官兵身心带来全方位考验。
“越是这个紧要时候,越要把谈心活动搞扎实。”该团党委组织各级骨干利用好任务间隙、点滴时间,灵活机动开展“三五句话聊一聊”“三五分钟谈一谈”,在真诚互动、融洽交流中实现高效沟通。
从谈心交心到知兵爱兵,极大地鼓舞了该团官兵以昂扬的斗志投身练兵备战。前不久,在上级组织的训练考核中,该团官兵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考核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