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群言 集众智——教育规划纲要大家谈”栏目自1月9日在本版推出后,读者反响强烈。本报编辑部收到大量来信,还有不少网友在人民网留言发帖,对自己体验到、观察到的教育问题发表感想,提出建议,畅所欲言。一个署名为“迈妈”的网友,描述了她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上一年级的儿子平时的作业情况,令人读后很是感慨。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要完成这样的作业量,到底有没有必要?“减负”喊了这么多年,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什么还是这么重?
前几天,儿子带回家的作业,做得让他只想哭,不停地喊正在接电话的我过去帮忙。从前没有这样子过啊,写写拼音、算个加减法都搞不定了?待我转身过去,发现一张语文卷子空着一半,他说都不会。擦擦眼睛仔细一看,没见过这题型啊。
“根据‘摇摇晃晃、写写画画’,写出AABB结构词语十个;根据‘商量商量、打扫打扫’写出ABAB结构词语十个;根据‘一针一线、一笔一画’写出‘一*一*’结构词语十个;根据‘又香又甜、又高又壮’写出‘又*又*’结构词语十个。”
这哪里是给孩子留作业,这分明是考家长啊!刚上学的孩子能做出这题目?孩子奶奶分析说,估计期末是海淀区统考,老师也紧张,所以留点超出学习内容的题目补一补。唉,可怜天下老师心啊。
我脑子里一时转不过来那些词儿,只好全家老少齐上阵。倒是奶奶脑子灵,别看年龄大了,很多点子都出自她老人家。最后,“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一里一外;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全用上了,总算凑够了答案。
那天的作业直做到晚上9点半,将近两个小时,真破了纪录。第二天,儿子回来说,班里一个同学在爸爸的辅导下做到夜里11点半呢。看来两个脑袋就是比不过5个脑袋,还是人多好办事儿啊。
元旦放假,儿子拿回5张A3纸的卷子,另外还有5页A4纸的口算题,量够吓人的吧?这还不是全部作业,还要把一学期的卷子全部检查一遍,做错的题要重点检查,之后按科分类整理好,装订起来,带到学校。
假和记app官网期一共3天。第一天,他做了半页语文卷子就做不下去了,老师说了,不让一天把作业都做了。第二天下午,看着那么多的作业,他可能有点儿心慌发毛了,静不下心来做,有一点儿困难就闹腾,哭丧着脸喊:“妈妈,我觉得做不完了!”真够闹心的。既然不能认真做,干脆就别做了,又耽误时间,又影响心情,收摊儿吧。
第三天一大早,这小子静悄悄起床,穿好衣服做作业去了!从来没有的事儿啊!平时周末,他即使是起床做作业,也要先把我们都折腾醒了再说,估计现在也没那个心思了,哈哈。他爸爸醒来后对我说,“看看,睡不着了吧?所以你别急,他心里有谱。”
作业实在太多,孩子做了整整一上午。其间又有一个写“反义词”的题耽搁了不少时间。我没仔细数,大概给出了近百个字,让写出它的反义词,什么“公”、“阴”、“死”、“夜”、“去”、“借”、“忙”、“香”、“明”、“美”,等等。瞅着这些个字,“公私不分”、“阴阳两界”、“死活不知”都蹦到我脑子里来了,唉,可怜的孩子哪里知道啊,这里头好多字都超出了课本生字范围的,还要给它配反义词……
那5页口算题密密麻麻,看得我又是头晕眼花。再一想,人家老师可是要判35份这样的口算题呢,而且天天如此,唉,也是让人敬佩。
儿子的作业质量只得了3个星,因为家庭作业我们基本都不检查,所以交上去的作业经常有错。不检查,是因为好不容易他把作业做完了,你这里一检查,发现几个错,让他改?他哪里还肯坐回来重写,肯定又是一顿吵闹。老师把这个检查作业的“工作”留给了家长,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又把这个任务推给了老师,也不知道她是否会生气。